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广汽重返增程赛道:十余年沉淀后的新机遇

广汽为何选择现在重返增程市场?

近日,汽车圈被一则重磅消息刷屏:广汽时隔十多年重返增程赛道!这一战略调整让不少业内人士感到意外,也让消费者充满期待。增程式电动车,这个曾经被广汽”搁置”的技术路线,为何在2023年重新成为广汽的重点进步路线?

简单来说,增程式电动车就像是”带着充电宝的电动车”——主要靠电池驱动,但当电量不足时,内置的小型发动机会自动启动发电,为电池补充能量。这种设计既保留了电动车的环保优势,又解决了长途出行的”里程焦虑”。随着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,增程技术正成为越来越多车企的”第二战场”。

广汽的增程技术:十余年蛰伏后的厚积薄发

广汽时隔十多年重返增程赛道并非一时兴起,而是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。早在2010年前后,广汽就曾推出过增程式概念车,展示过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实力。然而当时的新能源市场尚未成熟,增程技术也面临诸多瓶颈,项目最终未能大规模量产。

这十多年间,广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纯电动和混动技术的研发上,推出了多款热销车型。如今,广汽带着更成熟的电池技术、更高效的发动机体系重返增程领域,技术底气明显不同往日。有业内人士透露,广汽新一代增程体系的发电效率较十年前提升了近40%,这将成为其竞争的关键优势。

市场格局生变:增程技术迎来”第二春”

为什么是现在?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广汽时隔十多年重返增程赛道的重要动因。近年来,理想汽车凭借增程式SUV异军突起,证明了这一技术路线的市场潜力。数据显示,2022年增程式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0%,远高于纯电动的增速。

消费者对增程车型的接受度也在提升。一方面,纯电动车虽然续航不断提升,但充电基础设施的不足仍是痛点;另一方面,传统混动车型的纯电续航又太短。增程式电动车恰好找到了平衡点——日常通勤可纯电行驶100-200公里,长途出行又没有里程焦虑。这种”鱼与熊掌兼得”的特性,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务实型消费者。

广汽的增程战略:差异化竞争是关键

面对已经白热化的市场竞争,广汽时隔十多年重返增程赛道需要清晰的差异化策略。据悉,广汽首批增程车型将聚焦15-25万元主流市场,与理想等品牌形成错位竞争。产品规划上,将推出SUV和MPV多种车型,满足家庭用户的不同需求。

技术层面,广汽将发挥其在混动领域积累的优势,开发专属增程平台而非”油改电”产品。智能化也将是其重要卖点,广汽最新发布的ADiGO智能体系有望全面搭载。有消息称,首款增程车型综合续航可达1200公里,这将刷新同级别纪录。

未来展望:广汽能否后来居上?

广汽时隔十多年重返增程赛道,既是对市场动向的把握,也是对自身技术路线的重新梳理。相比造车新势力,广汽在制造工艺、供应链管理上具有传统优势;相比其他传统车企,其新能源转型又更为坚定。

不过,增程市场的窗口期不会太长。随着超充技术进步和电池成本下降,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将逐步缓解。广汽需要在这有限的时刻内快速建立技术壁垒和品牌认知。如果能够将十余年的技术积累转化为产品竞争力,广汽完全有可能在增程领域复制其在纯电市场的成功。这场”迟到”的回归战,值得我们持续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