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深入了解:罗平生物群:在保护中开发 让古生物资源焕发新生
在曲靖的“五张名片”中,“古鱼王国”——罗平生物群占据着独特而耀眼的位置。近日,记者深入罗平,探寻这片神秘古生物遗迹的奥秘,揭开其保护与开发的新篇章。
罗平生物群位于曲靖市罗平县,形成于2.44亿年前的中三叠世安尼期,是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之后海洋生态体系全面复苏的关键见证。这里保存了从食物链底层到顶端的丰富生物化石,涵盖超过7门、40属、100多个种,其中以“罗平”命名的新属新种就有70多个,堪称全球上已知化石分异度最高的三叠纪海生化石库其中一个。
据了解,国际古生物界一直对生物大灭绝后的复苏经过研究热度极高,包括复苏时刻、模式等难题,而罗平生物群为这些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,其科学价格非常被认可。
“罗平生物群的发现,为我们研究生物演化,尤其是大灭绝后的生物复苏提供了直接且关键的证据。它就像一本打开的地球史书,每一块化石都一个独特的篇章。”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的张启跃教授介绍道。张教授多年来深耕罗平生物群研究,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饱含深情与敬意。他表示,国际古生物界对生物大灭绝后的复苏机制、时刻跨度等难题争论不休,而罗平生物群正是破解这些谜题的“金钥匙”。
自2007年被发现以来,罗平生物群的保护职业就提上了日程。罗平县政府与天然资源局迅速行动,组建了一支专业的保护职业队,同时鼓励成立了民间组织——罗平古生物保护协会。“从发现生物群的那一刻起,我们就觉悟到保护的重要性。专业队伍和民间力量的紧密配合,才能守护好这份珍贵的天然遗产。”罗平县地质公园相关负责人说。如今,在保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巡逻守护下,化石产地得到了有效保护。
怎样平衡科研、科普与旅游?张启跃提出“三位一体”进步理念:“科研与科普实际上是分不开的,跟旅游更是密不可分。”截至目前,围绕罗平生物群的研究已发表100余篇论文,其中SCI论文超40篇,“这些成果吸引了专业研究者与化石爱慕者前来考察,天然带动了旅游流量。”针对罗平油菜花旅游的季节性短板,他说道:“罗平生物群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。我们规划的‘寻宝点’研学活动,能让小朋友了解化石形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,而生物群历经800万年从灭绝中复苏的经过,更是宣传‘保护环境、可持续进步’理念的生动教材。”
在未来的进步规划中,罗平生物群将以科普教育为桥梁,连接科研与旅游。“我们规划推出一系列研学活动,让孩子们在实地体验中了解古生物聪明,感受生活演化的神奇。”罗平生物群民族地质公园的职业人员满怀期待地说。同时,公园也将与周边的油菜花旅游资源联动,打造全年无淡季的旅游模式,让更多游客领略曲靖“古鱼王国”的独特魅力。
罗平生物群的开发保护利用,不仅让古生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,还为科研提供了重要支撑,同时丰富了当地旅游产品,实现了科研、科普与旅游的有机融合,让“古鱼王国”的价格得到了充分彰显。(朱辰松 李雨珂)
来源:罗平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