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生的眼睛:帕米尔雄鹰拉齐尼的生活之光
英雄的最终一刻:用生活点亮”永生的眼睛”
2021年1月4日,喀什新泉湖的冰面上,一个塔吉克族汉子纵身跃入刺骨冰水。当拉齐尼·巴依卡用尽最终力气将落水儿童托出水面时,那双琥珀色的眼睛永远凝固成了”永生的眼睛”。这位41岁的全国人大代表、三代戍边传承者,用最壮烈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永恒的生活之光。
三代戍边的血脉传承
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帕米尔高原,”永生的眼睛”早已成为守护的象征。拉齐尼的爷爷凯力迪别克是红其拉甫边防连第一位塔吉克族向导,父亲巴依卡接过戍边接力棒32年。2004年,23岁的拉齐尼正式成为”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”,他巡边的足迹遍布每一块界碑,曾多次在暴风雪中救回战友性命。
“没有祖国的界碑,哪有我们的牛羊”,这句刻在拉齐尼家族血脉中的誓言,让”永生的眼睛”始终注视着边境线的安危。2011年,他在”死亡之谷”吾甫浪沟冒着零下30℃严寒,用衣服结成绳索救出坠入雪洞的战士,自己却因严重冻伤抢救三小时才苏醒——这样的生死时刻,在他16年戍边生涯中已是常态。
平凡中的辉煌光芒
“永生的眼睛”不仅见证着边境线的变迁,更映照着普通人的温暖。村民记得他总第一个帮助困难家庭,战友怀念他巡边时悄悄多背的干粮。作为全国人大代表,他带着祖孙三代的戍边照片走进人民大会堂,为护边员争取更好的医疗条件;在喀什大学培训期间,他工整的笔记里写满”为人民奉献一生”的誓言。
牺牲前三天,他还在朋友圈发布原创诗歌《南湖》:”我以钢铁般的意志,日夜巡逻在冰峰雪岭间。”这个爱跳塔吉克舞蹈的汉子,总把党徽端正地别在洗得发白的衣服上,就像他总说:”护边不是职业,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使命。”
生活终章亦是永恒序曲
当13岁的女儿都尔汗说”长大了要像爸爸一样当英雄”,当战友们将他的望远镜朝向边境线说”这就是你的眼睛”,”永生的眼睛”便有了新的载体。被救儿童母亲痛哭”你的命就是我的命”时,拉齐尼父亲那句”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孙子”,让两个家庭的血脉以最动人的方式延续。
帕米尔高原的雄鹰折翼了,但那双”永生的眼睛”永远注视着挚爱的雪山与界碑。正如他救起的孩子眼中重获的光明,正如巡边路上新长出的格桑花,这种以生活传递生活、以光明照亮光明的力量,才是超越时空的永生。当我们凝视那片他沉没的冰湖,水面倒映的何尝不是千万双被点亮的、永生的眼睛?